深入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深入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庄严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动员令:“从现在起,中国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报告》的关键词或点睛之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深入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我国的**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就提出了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改革开放以后,同志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曾多次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同志、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人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上进一步深化,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成熟、实践上不断丰富,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的中心任务来强调,增加了“全面”二字,提升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把“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既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和特色,立足中国国情,遵循客观规律,把握中国特色,开辟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科学内涵和国际影响,坚持中国的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胸怀天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报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和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五大原则。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正确道路,以人民为中心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守的价值立场,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斗争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的意志品质或精神状态。这五个方面之所以被称为重大原则,是因为这几个方面都不可或缺、无可替代,都至为关键、至为重要,都关乎全局、关乎成败。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偏向、不变质、不变味。
菏泽日报牡丹晚报菏泽日报电子版牡丹晚报电子版菏泽日报在线读报牡丹晚报在线读报